注意開學傳染危機,4 種流行傳染病的特徵、傳播方式,預防手段全攻略

國小開學傳染病預防

孩子們終於開學啦!隨著家中孩童回歸校園集體生活,也是各種傳染病爆發的高峰,尤其近期多種傳染病案例大增,最常見的有新冠變異株、A型和B型流感、腸病毒與諾羅病毒。而孩童的免疫力較弱,容易成為傳染病的高風險群體,家長及教師都要特別注意孩童們的健康及傳染病的傳散。這篇文章為大家統整近期四大傳染病的特徵及防疫措施,守護自己與家中孩童,讓孩子們可以在健康的環境,安心學習!

新冠變異株

 

2025常見傳染病一:新冠變異株

症狀徵兆:胸悶、疲倦、咳嗽

傳染途徑:飛沫傳染、接觸傳染、密閉空間傳播

Omicron為目前主要變種病毒,傳染力較強,其感染者大多以輕症為主,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痠痛、疲憊、輕微咳嗽等。比較需要注意的是,新冠後遺症可能會對身體的多個器官造成長期影響,像是大腦、心臟和肺部等。為了保護自己與孩童的健康,最有效的防範方式就是做好預防工作。我們可以通過接種疫苗、正確佩戴口罩以及避免前往擁擠的地方,來大幅降低感染的風險。

AB型流感病毒

2025常見傳染病二:A/B型流感病毒

症狀徵兆:發燒、喉嚨痛、肌肉痠痛

傳染途徑:飛沫傳染、接觸傳染

流感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急性且嚴重,常出現全身無力、頭痛、發燒等症狀,痊癒的時間也比較長,且容易引起併發症(如肺炎、腦炎、心肌炎等)。因此事前的預防就相當重要,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,除了預防感染外,還可以降低感染時的嚴重程度。

如想知道更多流感資訊可參考「口罩戴起來」秋冬感冒高危險期 - 3 招教你對抗流感,保持身體健康 

腸病毒

2025常見傳染病三:腸病毒

症狀徵兆:皮膚出現紅疹、嗜睡、持續嘔吐

傳染途徑:腸胃道傳染、飛沫傳染、接觸傳染

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,在家庭、幼兒園或校園中最容易傳播,一般孩子的症狀較大人來的明顯,常見症狀為發燒及類似感冒輕微症狀,少數會出現手腳、口腔或屁股出現水泡狀紅疹或口腔出現小水泡。預防腸病毒的方法其實很簡單,家長可以培養孩童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定期消毒,即可降低感染機會喔!

諾羅病毒

2025常見傳染病四:諾羅

症狀徵兆:嘔吐、腹瀉、腹絞痛

傳染途徑:接觸傳染、食物和水源

諾羅病毒常見於季節交替時,引起的症狀主要為噁心、嘔吐、腹瀉及腹絞痛,也可能合併發燒、寒顫、倦怠、頭痛及肌肉酸痛。通常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,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10天。可以透過避免生食、勤洗手與利用漂白水消毒,提前預防!
 

開學防疫4大攻略

1.配戴口罩,降低傳染風險

配戴口罩能有效防止飛沫傳播,保護自己與他人免受病毒感染。特別在人群密集的場所,口罩可減少空氣中病毒粒子的傳播,降低被感染的風險,並有效保護易感染族群。

2.勤洗手、勤消毒,有效清除病菌

勤洗手和使用消毒劑能有效清除病菌,防止病毒通過觸摸傳播。日常生活中,也要特別注意餐前便後、外出回家後洗手,並保持環境清潔,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。

3.疫苗接種,提高免疫力

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、流感等傳染病的關鍵手段。疫苗能幫助提高免疫力,減少感染的風險;若不幸感染,也能減輕病狀和併發症。

4.保持均衡飲食及良好的生活型態

維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能增強免疫系統,提升對疾病的抵抗力。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助於防範傳染病,還能維持身體整體健康,減少慢性病的風險。

結語

隨著開學季,學生成為傳染病的高風險群體,家長及學校皆要注意開學傳染危機,加強日常健康管理。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定期消毒,以及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讓孩童們在安全的環境中,健康學習!

#在YIHUNG選你要的口罩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